來源:
長城網
閱讀正文

竹藝匠心傳承中華瑰寶——對話雄安新區(qū)省級非遺項目“京簧竹刻”傳承人王樂修

2020-01-14 11:26:58 來源: 長城網

王樂修

  他自幼受家庭熏陶,專注宮廷竹刻制作創(chuàng)新,成為“京簧竹刻”第四代傳承人;他幾十年如一日,挖掘整理“京簧竹刻”歷史,撰寫書籍,制作宣傳片;他技藝超群,作品精湛,2020年元旦前夕,被授予“雄安新區(qū)王樂修京簧竹木雕刻技能大師工作室”榮譽稱號。近日,載譽歸來的王樂修接受了記者的采訪。

  記者:請介紹一下“京簧竹刻”的傳承和你的從藝經歷?

  王樂修:我家祖上三代都是做“京簧竹刻”的。清代晚期,八國聯軍入侵北京,迫使宮廷藝人逃出北京。當時,一位宮廷雕刻藝人由于奔波勞累、染病在身,落魄到雄縣張崗村,被我的祖父王慶田善心收留。這位藝人病愈后身懷感恩之心,就把宮廷雕刻技藝傳授給了我的祖父。祖父又把技藝傳給下一代人,就這樣才使得宮廷竹刻工藝得以傳承下來。

  我自幼受家庭的熏陶,從1982年開始,跟隨父親學習“京簧竹刻”制作。開始,我只是遵照家族的規(guī)定,按部就班學藝,養(yǎng)家糊口。后來,在不斷學習和創(chuàng)作中,我深深地喜歡上了這門藝術,成為了第四代傳人。我認為,做好“京簧竹刻”,要有一定的美術功底,有自己獨特的構圖思維,同時,還必須有刀工技巧,才能把構圖刻畫得惟妙惟肖,而最為關鍵的是要有吃苦耐勞和持之以恒的精神,以及在品德毅力上的修養(yǎng)。

  記者:你作為“京簧竹刻”的代表性人物,是如何傳承這門藝術的?

  王樂修:說到傳承,不能不說是改革開放給宮廷竹刻帶來了發(fā)展機遇。從那個時候起,經常有北京知名專家、學者以及美院師生慕名前來參觀交流。在和他們的溝通交流中,我意識到,“京簧竹刻”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,不僅要傳承下去,還要發(fā)揚光大。2000年,我?guī)е鴥鹤油趵讋?chuàng)辦了雄縣京簧竹木雕刻藝術館,對外免費開放,印刷了“京簧竹刻”作品圖冊,進行宣傳推廣和人才培訓。伴隨著“京簧竹木”的傳承與創(chuàng)新,從2016年起,我們的作品連續(xù)4年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精品博覽會上獲得金獎、銀獎。迄今為止,我們已培訓300人左右、接待參觀近30萬人。

  記者:請你談談“京簧竹刻”在藝術上的主要價值和特點?

  王樂修:竹雕也稱竹刻,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裝飾圖案和文字,或用竹根雕刻成陳設擺件。自六朝始到唐代逐漸為人們所識,到明清時期受到追捧。“京簧竹刻”源自清代宮廷竹簧工藝,是清代宮廷貢品及文人雅士所青睞的高檔藝術品,是研究清代宮廷技藝的活態(tài)資料,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。

  制作“京簧竹刻”作品,要解決簧面弧度問題,竹簧作品多以大角度作品為主。我們的京簧工藝不僅有小弧度、立體的,還有多面體的,而且打破了竹子材料的局限性,可方、可圓、可扁,把繪畫、書法、雕刻融為一體。在雕刻技法中,有線雕、淺浮雕、鏤空雕、陷底雕、鑲嵌、疊層雕刻等多種形式,尤其淺浮雕與雙色疊層雕刻技法是傳統的宮廷雕刻技法,使作品刀工精細,層次分明,色澤古雅,立體感強,作品整體造型優(yōu)美,充滿了抒情的詩意和祥瑞的色彩,給人沉穩(wěn)、文雅的視覺美感,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。

  記者:請你談談“京簧竹刻”的市場前景?

  王樂修:竹子所代表的正直、堅貞、虛心、清雅的君子品格,已成為中國千百年來人們的精神追求,備受文人雅士喜愛。晚晴時期,“京簧竹刻”出口歐美、日本等地,還作為國禮贈送。它的用料極為嚴格,對簧性把握及雕刻手法輕重的拿捏都有獨到之處,可以制作如意、香爐、花瓶、珠寶盒、筆筒、袖珍文具柜等多種器具,產品具有很好的藝術文化價值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文化消費進入大眾消費時代。數據顯示,2010-2017年,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(yè)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17.77%。因此,我對“京簧竹刻”的市場前景十分看好。

  記者:“京簧竹刻”這一高端藝術品如何進入尋常百姓家?

  王樂修:我認為,“京簧竹刻”作為我國傳統優(yōu)秀文化之一,如不能緊跟時代發(fā)展,總有一天會被時代淘汰。我一直積極探索一條貼合時代潮流、貼近生活的發(fā)展之路。它來源于宮廷工藝,是純手工制作,產量及規(guī)模上不去。現在,可將先進科學技術與“京簧竹刻”工藝結合,創(chuàng)作一些貼近人們生活的器具,比如商務禮品、小件竹雕旅游紀念品、首飾盒、裝飾擺件、文房系列用具等大眾產品,保證“京簧竹刻”在走向市場的同時,可保持其自身藝術價值與特色,進入千家萬戶是大勢所趨。

  記者:如何借勢雄安提升“京簧竹刻”非物質文化遺產?

  王樂修:雄安新區(qū)的設立,對于雄安傳統工藝發(fā)展,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。對于在傳承弘揚“京簧竹刻”路上堅守的我來說,猶如枯木逢春。2017年,我們增加了“京簧竹刻”技藝體驗館;同年,參加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錄制專題片,向海外推廣這門藝術。2018年,我們建立了京簧竹刻作品陳列館,并在雄安新區(qū)文創(chuàng)旅游商品設計大賽中獲得十佳最具創(chuàng)意獎。尤其是2019年,喜事多多,我們參加了首屆“雄安·雄州文化藝術節(jié)”、第12屆河北省民俗文化節(jié)、首屆冀臺非物質文化遺產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意交流活動等,還獲得了“雄安新區(qū)王樂修京簧竹木雕刻技能大師工作室”榮譽稱號。

  記者:你對未來“京簧竹刻”的發(fā)展有何期待?

  王樂修:我始終在進行“京簧竹刻”資料的挖掘和整理,把以前口口相傳的制作技藝、工具、精品、相關的故事等,撰寫編輯成相關書籍以及宣傳片,為建立“京簧竹刻”數字化檔案打基礎。我正在籌建一個集展覽、交流、生產、培訓等為一體的京簧竹木雕刻傳統藝術發(fā)展中心。在“京簧竹刻”中融合雄安元素,在文創(chuàng)產品中融入“京簧竹刻”特色,加大宣傳與營銷力度,讓世人了解喜愛這一中華瑰寶,使之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?!熬┗芍窨獭辈粌H是雄安的品牌符號,也是中華瑰寶,必將成為世界文化中的一朵盛開的奇葩。(記者 王淵)

責任編輯: 王曉娟
關鍵詞:
+1
新聞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(fā)言,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,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代表我網立場

為你推薦

加載更多新聞
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437866